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股市概念(25):為何要使用平均線?
股市概念(25):為何要使用平均線?
【平均線理論】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人把正式的平均線理論講一遍。我試著在此講一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為什麼我們的系統操作法用的是均線法?為什麼不用別的?……這些疑問,其實是可以有個解答的。
一般而言,技術分析有幾門基礎的學科,除了均線法之外,還有型態學、K線學、量價關係、融資融券數量、籌碼分析,以及運用統計數學的各種技術指標。
當一張股價線路圖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型態是沒有限定範圍的。你可以把好幾年的走勢看做是一個型態,也可以把最近十幾天的走勢看做是一個型態。怎麼樣去選範圍、去框定,很自由,要看個人的功力。功力強的人,他知道要框哪裡,而且知道要用哪一種形態思想去解讀。但是,一般人就很難找到一個準則去框型態;這麼多三角形、M型、W型、矩形、平行四邊形,要找對位置,框的恰好,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K線也是一樣。有時候一根K線定乾坤;有時候七八根K線纏在一起,瞧不出什麼名堂;有時候要一根K線接著一根K線依序解讀,才知道盤勢暗地裡流動的隱藏訊息。
量價關係、融資融券數量、籌碼分析……都是一樣。隨著操作者選定的範圍,而產生不同的多空解讀。所以,在充分的「選擇自由」之下,很多人都可以隨著自己的意思隨便抓幾個型態、隨便抓幾根K線、隨便抓幾天的融資數據,然後隨興解讀、賣弄知識;表面上看起來是旁徵博引,很有學問的樣子,其實很多的時候都是東遮西掩、故弄玄虛,唬弄群眾。
這些亂象,一大部份的原因,真的要歸咎於型態學、K線學、量價關係……這些技術的自由放任度太高,容易造成百家爭鳴的情形,實非散戶之福。
首先,我們需要的是:簡單明瞭,而且全天下的人『看到的都一樣』的工具(型態跟K線,因為沒有公定的匡定範圍,所以每個人可以就他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部份做解讀),而平均線是符合此條件的。
然後,我們需要一種指標,能夠表達『連續趨勢』,也就是說:在檢查股價線路圖的時候,最好能有一個東西能表現出『趨勢的湧動』方向,當指標往上的時候,代表漲勢比較強;當指標往下的時候,代表漲勢受到壓抑。能夠符合此條件的,也是平均線。有些擺盪指標(顯示超買超賣的那種指標,例如rsi、kd)也有類似功能,但是其連續性不夠完整,只能侷限於某一塊區域內有效,超過既定區域,就看不出來效果,換言之:有點炒短線的味道;為了避免炒短,就必須去看週kd、月kd的線圖,但是在月kd的線圖中,又看不到以年為單位的趨勢方向,所以此類擺盪指標的功能不是很理想。能夠在同一張圖上顯示各種長中短週期趨勢湧動方向的工具,目前以平均線最為普遍,幾乎每一種電腦看盤軟體都有自動計算均線的功能。
型態學、K線學、量價關係……這些技術分析工具最大的缺點(其實不能算缺點,只是每種工具的用途不一樣),就是當型態或K線出來的時候,我們還要憑自己的功力去解讀它是漲是跌。而平均線的解讀,就比較簡單:均線上揚是助漲、均線下彎是助跌。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所謂趨勢的道理,就是像波浪一樣,有高有低。人生的旅程,也是像這樣,潮起潮落。有高潮,也有低潮。人在高處要居安思危,在低潮時要奮發向上。股市的道理,也是一樣。
這個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發現:更多的人,是不知道的。
很多人的潛意識中,其實是沒有波浪循環這種概念的。或者換句話說:他們並不具備曲線的概念。什麼是曲線的概念呢?地球是圓的,不是平面的,不是方的,這就是曲線的觀念。但是在五百年前,你跟人家講我們腳底下踩的這塊大地其實不是平的,而是一個球體,別人會把你當成神經病。一直要到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才知道地球是圓的。
很多自然界的現象,都不是直線型的,而是曲線型的。但是,人類卻固守成見,怎麼樣也無法接受從曲線發展出來的種種人生理論。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的人生觀,很多都沒有曲線的觀念,他們認為人生沒有輪迴(輪迴就是曲線的觀念),當走到了盡頭之後,一切都面臨結束。但是在曲線的觀念中,結束只是另一個開始,就好像當股價跌到谷底的時候,卻也代表了新生的可能。
換言之:一般投資人,並無所謂趨勢的概念,當然也不知道做股票要順勢操作。在某些人的腦海裡,股價好像永遠會上漲,就跟一條直線一樣,好像永遠沒有下崩的可能性似的。他們並沒有『(上升)趨勢來臨時買進,趨勢結束時賣出』的週期輪迴觀念,因為他們把股價看成是直線。
如果股價是參差不齊、缺乏美感的,那麼,均線的計算可以消除掉很多短線的雜訊波動,而單純顯示出主要趨勢。這是相當重要的功能,因為一般投資人都被短線的雜訊所干擾,以致於在洗盤的過程中被騙,然後下轎,錯失良機。
均線有種種好處,但投資人有自己的種種偏見與之相對抗。
人,是很奇怪的。有時候,他會把自己搞的很複雜,認為使用的工具愈多愈好,於是就不喜歡簡單明瞭的工具,結果是把自己淹沒在一大堆無甚意義的短期訊號中,長線中線短線搞不清楚,最後就是一連串的操作錯誤。
意圖說服投資大眾要採取某項特定的技術工具,其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如果賺錢的工具只限於少數幾種,那麼,販售其他工具的商人,你要他們靠什麼維生呢?
這一篇限於篇幅,就談到這裡。
~王力群 Randy Wang. 2008-03-29, Taipei am.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