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股市概念(48):黑天鵝效應~《迷霧驚魂》[1]_Nassim Nicholas Taleb's《The Black Swan》 & Stephen King's《The Mist》
股市概念(48):黑天鵝效應&《迷霧驚魂》[1]
Nassim Nicholas Taleb's《The Black Swan》 & Stephen King's《The Mist》~written by Randy Wang, 2008-5-22, Taiwan
《迷霧驚魂》是我最近二十幾年來看過最重要的一部電影。(在這之前,我看過最重要的電影是史蒂芬索德柏的《性、謊言、錄影帶》,以及馬丁史柯希斯的《下班後》。)
《迷霧驚魂》講的主題,是人類思考演化的一個極大的迷思,也就是:「我要怎樣做才是對的?」
電影開始不久之後,濃霧就開始瀰漫整個小鎮,至於濃霧裡面是什麼東西?不知道。只知道裡面可能是個會殺人的怪獸,但是這個怪獸有多可怕?不知道。直到有人走出超市被殺了以後,才知道「很可怕」,很可怕是多可怕?還是不知道。這個怪獸從哪裡來?是什麼樣子?它有多厲害?是一隻?兩隻?還是一群?一群都是一樣的怪獸嗎?它會對人類造成多大的傷害?……這些疑問,通通都不知道,因為怪獸隱藏在濃霧之中。
一般的災難片或是怪獸片,觀眾大概都能看到那個怪獸長的什麼樣子,然後從其外表去判斷(推測、預測)它有多厲害。例如酷斯拉,牠是一隻90英尺高的龐大怪物,能夠踩扁坦克車、打落戰鬥機,所經之處,建築物宛如摧枯拉朽……這些,觀眾都看的到,所以能夠知道(或者說是預測到)牠極為可怕。
但是在《迷霧驚魂》中,主角是迷霧,不是怪獸,否則改個名字叫《怪獸驚魂》就好了。在迷霧中被隱藏的東西,是未知的,對這個平常安靜無事的小鎮而言,這場迷霧的出現(以及迷霧中可能隱藏的東西),就是一樁《黑天鵝事件》。
所謂《黑天鵝事件》,講的粗淺一點,就是指「大意外」、「不可預知的巨大突發事件」。前所未有的大霧,以及怪獸的出現(如果濃霧之中真的有一隻齜牙裂嘴、血盆大口的怪獸),都是黑天鵝事件。
當濃霧發生的時候,大家都沒預料到,也可能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這是第一個黑天鵝事件;當事情已經發生之後,群眾都忙著去對付眼前的緊急狀況,而沒有去想到將來還會有第二個黑天鵝事件,使得這第二個黑天鵝事件成為「意外的突發事件」。
當第一個黑天鵝事件發生之前,沒有人預料得到這件事會發生(沒有人預料到會有濃霧中的怪獸),為什麼沒有人預料的到呢?因為大家都預料「我們的生活將會跟過去以往那樣持續平靜地生活下去」,換言之:不是沒有人在預料,而是大家的思考都往「平庸」的那個方向去做「潛意識中的預測」。
那麼,將來如果出現了跟這個「潛意識中的預測」不一樣的事情,「理所當然」就被大家視為「意外的黑天鵝」。
我們人類的思考,一直是被教育成平庸世界裡的思考模式。我們面對大多數的事情,在開始的時候都會問:「怎樣做才是對的?」──其實,發問者並不是在問:『我要採取怎樣的準備措施去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他腦袋裡真正在想的是:「你能不能告訴我結局會怎麼樣?好讓我照著去應付。」──換言之:如果你「不能預測」到結局是怎樣(無法預測怪獸的威力會有多大),那麼,他就呆在那裡,啥事都不會做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到底該怎樣做才是對的?」,例如說:當濃霧一開始蔓延,最早離開超市去照顧小孩的那位女士,有人說她「做對了」,但是稍後離開超市的人,卻被「怪獸」吃掉上半身(其實那時候還不知道怪獸是個什麼東西,你也可以猜是一個會吃人的人,或是一種會殺人的病菌),然後,又出現像女巫一樣的怪女人說些「迷信」的話,還有就是男主角的種種行為,他努力「嘗試著去做些什麼」以脫離困境,而觀眾可能基於「某種看電影的習慣」,在下意識中認為男主角做的才是對的,而其他的人都是愚民愚婦──總之,從頭到尾,「誰做錯?」、「誰做對?」的念頭會不斷發生在觀眾的腦海中,直到看完整部電影,可能還繼續陷在二分法的框框裡,去想著誰對誰錯的問題。遺憾的是:因為台灣上演的這個版本最後是個悲劇,所以一定會引導某些觀眾認為:「啊!原來怎麼做都不對,人生真是荒謬、絕望」──在我認為:這種錯誤的念頭剛好跟整部電影所闡述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對於任何未知的事物,我們都要秉持謹慎的態度,不要輕易去判斷誰對誰錯,因為那個「對」跟「錯」極有可能是建立在一種預測之上──群眾「預測外面的敵人很可怕」,所以寧願冒著糧盡援絕的危險,也不敢走出超市一步;男主角「預測方圓百哩之內已經被怪獸所佔據」所以不逃出去就是坐以待斃──這些行為,都是在預測。
我並不是說完全不要做預測,事實上那也辦不到;當你上樓梯的時候,你『預測』十秒鐘之後你將會抵達二樓;當男主角拿到槍的時候,大家『預測』他們對抗敵人的實力增強了一些……這些「中小型規模的事件」,是可以預測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在人類的能力經驗範圍之內,有些事情確實能夠經由實際的相處經驗,建立起一套處理模式,照著這個模式去做,結果應該不會相差太遠,所以是可以被預測的。但是,像電影中那隻藏在迷霧之中的未知怪物,群眾對牠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牠會殺人),所以,面對『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麼可怕』的事件,是不能做預測的。因為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尚未熟悉牠(他、它)。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親近對方、觀察對方的表相,進而深入對方的真相,那麼,你就不要輕易地做預測。
在看電影的時候,觀眾很可能會因為發現最後的結局中那位最早離開超市去找自己小孩的媽媽沒有死,所以就認為那位女士「做對了」;而男主角最後淪落到絕望,就認為男主角「做錯了」。其實,最早離開超市而得救的那位女士,根本就是在碰運氣,而男主角在超市內固守了一段時間,然後放棄做困愁城的策略,決定往外「發展」去尋找更多求生的機會,這樣的行為,也不一定是錯。因為『對手不可預料』,所以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有賭博的成分。
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喜歡預測。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觀眾會依照劇中角色的「下場」來認定他做對還是做錯。這種思考,就是「倒果為因」、「事後諸葛」。然後,在這種倒推的悖逆思考作祟之下,觀眾在潛意識裡會誤以為「只有一種解決方法是正確的」,然後其他的都是錯的──如此一來,想像力也沒了、開放性也沒了、包容性也沒了,整個思考就變成單行道的死巷,扼殺了一切『突變』的可能契機。
面對『黑天鵝效應』,當巨大意外事件的衝擊擴大之時,「你做了什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那就是:無論在任何的恐懼、悲慘狀況之下,都要保持冷靜,不要讓惡劣的環境將自己打垮,不要放棄任何求生的希望。因為一旦放棄希望,那就是在做預測──「預測」我們都死定了!──千萬不要做這種預測!
結論如下:
1。當大霧開始瀰漫之後,因為敵人未知,不可預測,所以任何人的舉動都可能是錯的、但也有可能是對的。
2。在這種超級鉅大的迷霧中,沒有人的智慧可以大到能夠完全預測未來。
3。女巫說的充滿宗教意味的情緒煽動演說,好像不對。但是保持這種「迷信」(亂相信)而獲救的機率,很高;因為世界末日的機率,不高。
~「萬一」那個怪獸真的只是肚子餓了出來找晚餐,那麼,丟幾個人出去讓牠填填肚子,搞不好真的可以拯救多數人的性命。
4。上吊的軍人是愚痴,男主角最後也是愚痴。因為他們最後放棄了生命的希望。放棄生命,就是錯的。
5。這部電影是在諷刺相信自己能夠預測的人。在巨大的迷霧中,任何人都無法正確預測,只能夠保持希望、奮鬥到底。
~如果只看到單一的一個事實,就認為誰對誰錯,就掉入了隨機的陷阱。如果看到先出去的那個媽媽活了,就認為先出去的人對,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先出去的那個媽媽活了,根本是運氣。
6。在巨大的迷霧中,並不是「怎樣都不對」,而是『怎樣都可能會對,怎樣也都可能會錯』。
~看的人會有先有一個成見:「主觀地認為會有一個做法是對的」,但是在巨大的迷霧中,其實任何一個做法都可能會對,只是要看你用怎樣的心態去處理。
7。電影結局充滿了光明與希望。
~在超級市場裡堅守到最後的人可能都獲救了,對前途沒有信心的人都死了,除了男主角。所以這部電影是在說:不論在多麼悲慘的情況下,都不可以失去希望。要對未來採取開放式的胸襟,接受一切的可能,勇敢迎接未來的一切可能的變化──說不定,援軍就在你身邊了。
8。如果這次的意外來不及準備的話,那麼,就記取這次的教訓。
~在這次的迷霧事件之中,有些人因為戰鬥而犧牲,有些人因為愚昧而選擇自我了斷。這些都是經驗,等到下一次有「類似這樣的怪獸」出現的時候,你就多了一項歷史經驗可供參考。
總之一句話──不要笨到學那個男主角跑去自殺!即使是碰到黑天鵝,你也要學著活下來!
這一篇講到這裡,下一篇講《迷霧驚魂》&《黑天鵝效應》&金融市場操作的關係,以及實際運用。
[end]
~王力群 Randy Wang. 2008-05-22, Taipei 早晨11:20